1. 系統簡介
新生兒聽力普遍篩查就是讓所有的新生兒都得到有效篩查。這是一個系統化的社會工程,全過程貫穿多學科合作、家庭知情權,嬰兒權益保障和信息統計服務等原則。要使新生兒聽力篩查機制有效運作,則需建立與之配套的新生兒聽力篩查信息系統。系統涵蓋了篩查全過程,還包括診斷、干預 以及跟蹤服務和質量控制,系統的使用有助于規范各級新篩管理工作;系統基于互聯網絡,服務于所有的各級篩查機構和新生兒家庭,實現了數據集中、流程透明。
2.聽力篩查系統的業務流程和功能
1)業務流程描述系統實現了兒童基本信息的管理、聽力初篩信息錄入、復篩錄入和確診信息的錄入。系統根據兒童情況(是否高危)和每次篩查結果情況,按照設定的聽力篩查方案,自動進入下一個環節。
2)兒童基本信息兒童基本信息主要管理兒童的臨床資料和是否屬于聽力損傷高危兒。臨床治療包括:一般情況、母親資料和新生兒資料。
3)聽力初篩利用耳聲發射測試技術,實施新生兒住院期間的聽力普遍篩查,一般測試日齡為3~7天。檢查結束后,錄入初篩結果。不管通過未通過,都要進行第二階段的聽力復篩。對于由于種種原因未能接受初篩者,發給補查通知單。
4)聽力復篩聽力初篩后,新生兒42天時要進行聽力復篩。根據實際篩查情況,錄入篩查結果。對于篩查正常的新生兒,聽力篩查至此結束。對于篩查未通過的正常兒和所有的聽力損傷高危兒都要進行聽力損傷診斷。
5)聽力確診對于未通過的復篩的新生兒和所有的聽力損傷高危兒在3個月的時候要采用ABR技術進行診斷性檢查,最終目的是明確聽力損傷的程度和性質。如果在3個月的診斷還不能確診,則需要在6個月的時候進行第二次確診。
6)篩查結果查詢通過這個模塊可以隨時了解每一個新生兒的篩查進展情況、篩查全過程和 最終篩查結果。
7)統計分析統計分析報表: 統計分析指標: 篩查覆蓋率 初篩率、初篩通過率、初篩未通過率 復篩率、復篩通過率、復篩未通過率 確診通過率、確診未通過率
8)追蹤隨訪對于確診聽力異常的患兒,開展必要的追蹤隨訪服務。
3.系統給用戶和嬰幼兒及其家庭帶來的利益
1)各級聽力篩查機構動態了解兒童的篩查信息;
2)各級篩查機構可以查詢到歷次篩查的詳細信息;
3)信息管理的充分利用,有助于為嬰幼兒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服務,追蹤每個嬰幼兒及其家庭的保健服務。通過信息系統獲得的資料,可以準確、及時的獲得每個嬰幼兒及其家庭接受隨訪或轉至其他服務環節的意見,并提供其必要的數據。
4)依據信息系統,可對聽力篩查、評估和干預項目的質量進行高效能夠評估,提高聽力篩查項目測試技術對相關問題的說明能力。
4.系統特點
1)基于互聯網絡,實現全省、市數據的集中管理,操作簡便、維護方便;
2)整合兒童系統管理,便于實現兒童基本信息的共享,不用重復數據錄入;
3)方便的數據導入導出,提供信息利用價值。
5.系統應用環境要求
1)數據中心一臺普通的PC服務器即可,要求能夠上網。
2)各個篩查點只要有一臺能夠上網的電腦即可。
6.典型案例
廊坊市婦幼保健中心:廊坊市全市從2007年4月在全市推行新生兒聽力篩查業務,從6月在全市所有助產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和聽力篩查中心 共100個單位 啟用 聽力篩查系統。
在系統啟用前,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 初篩單位 初篩后 不知道新生兒是否進行復篩?
2、 復篩單位 不知道哪些孩子進行了初篩,在什么時間需要做復篩?
3、 篩查中心 對下級單位的初篩、復篩情況也不掌握,究竟有哪些需要在3個月的時候進行確診也不知道。
4、 整理的篩查管理工作處在黑洞中,各個單位只是知道本單位的情況,只能采用各級上報篩查統計報表的形式,而報表上只有統計數字,并沒有詳細的個案信息。
在系統啟用后,各級用戶深切感受到系統給大家帶來了如下便利:
1、 由于系統整合了兒童系統管理,所以初篩單位準確掌握應該篩查的人數,對于沒有做初篩的,好進行及時的通知和必要的宣傳教育;
2、 復篩單位準確及時了解到各下級單位已經初篩的新生兒情況,對于拖期應該復篩的兒童進行及時通知;
3、 篩查中心及時了解到各單位的初篩、復篩開展情況,并且可以隨時了解需要在3個月進行復篩的孩子信息;
4、 由于系統信息集中透明,各級單位都可以看到與本單位相關的孩子的整個篩查過程和篩查結果,便于及時開展追蹤隨訪服務。